黔西南州農電網 鄉村振興的搖籃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黔西南州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20年紀實

2018年08月03日14:4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沐浴四十載的春風,貴州省黔西南州農村電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昨到今,度過了精彩而又絢爛多姿的四十年。

黔西南州農村電力四十年的發展進程,已成為全州300余萬人民永遠不能忘卻的記憶,它見証了黔西南州鄉村發展的不易和改革開放輪轂開疆拓土的威力。

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的貴州黔西南,座座大山阻隔,信息閉塞、交通落后、小農經濟長期禁錮,制約了地方的經濟發展,電力的約束,更是黔西南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因素,時至2000年全州八縣(市)一區,有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四個省級貧困縣。

決戰黔西南州最后一個無電村通電 蔡家友 攝影

農村電網從無到有

改革開放,給祖國大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黔西南州有360余萬人口(其中,少數民族佔40.4%,農業人口佔90.9%),國土面積18604平方公裡,上世紀八十年代僅靠地方小水電站發電,維持著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用電。

農村電網是村組集資、因陋就簡,低矮的木電杆隨處栽插、線路長、線徑小、拆股線多,鐵絲線穿過屋檐、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電量明顯不足,供電質量較差,經常停電,一些富裕的人家,有電視不能看﹔有電風扇吹不了,電燈泡“紅扯扯”的。電價高,一度電一元多,有時高達二元。當時,興仁城有“白天停水,晚上停電”的順口溜﹔國家級貧困縣晴隆則是一年隻發電半年,一萬多人的小縣城,半邊亮,半邊黑。

沒有用上電的山裡人盼電、想電、拉電,而絕大多數山裡人則因用不好電,說電、怨電!

經過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農村面貌一新電力員工與苗族村民共建和諧興仁供電局 蔡家友 攝影

農村電網建設“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1998年10月國家實施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和改革農電管理體制的重大舉措,給黔西南電力農電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999年底,晴隆縣首批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竣工,為盡快推廣晴隆農網改造經驗,州政府在晴隆召開全州農網建設與改造現場會。肯定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000年,農網建設與改造被列為州政府擬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隨后全州八縣市供電局專門成立了農網建設與造指揮部。

晴隆網改中,中雲鎮離縣城77公裡,山勢陡峭,峰回路轉,需要70多棵電杆,到中雲,一輛東風汽車一次隻能運15棵左右。當時正值雨季,泥滑路爛、險象環生,經過50多天奮戰,才將這些電杆運到指定地點。而從中雲又要將10千伏的20棵電杆,分別運到19公裡外的蘭田村,蘭田村沒有公路,羊腸小道、曲曲彎彎,寂靜的山林裡,成天飄蕩著高亢的抬杆號子聲。

一棵電杆購價280元,可抬杆費平均一棵就要花去500多元,負責中雲鎮一帶施工的負責人說:“抬一基電杆的費用要比買一基杆子的費用高出2倍,有時一基杆子要花上3到4天才能抬到立杆處,有一基杆子,我們硬是在陡峭的山岩上開出70多米的山路,才把電杆抬過去。”

“有了愛民的心,做了順民心的事,老百姓就會更加支持”。這是農網改造與建設中電力職工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興仁縣潘家庄鎮村民李明軍的二畝玉米地青苗被抬杆踩壞,他沒要求索賠一分錢。望謨麻山地區一位鄉鎮干部宰4公斤重的兩隻大公雞款待網改職工的故事……。

一台台變壓器佇立在村寨,一條條電線飛越在山水間。農村電網出現了可喜的“五高兩低”現象,即電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安全可靠性,農村用電普及率和供電量明顯提高﹔農村電價明顯降低,線損率低,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分別達到98%和95%。

決勝最后一個無電村通電

蘭蛇村因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供電工程耗資巨大,供電工程一拖再拖。蘭蛇村的通電問題成了貴州電網公司、興義供電局的一塊“心病”。為盡快解決蘭蛇村用電問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7年3月22日正式施工,成為貴州省消滅無電村戰役中的供電工程。4月28日,黔西南州最后一個“無電村”——蘭蛇村正式通電。

農網建設與改造,帶動了全州各縣、鄉鎮小城鎮建設,頂效、威合、龍廣、巴鈴、青山等鄉鎮的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推動了鄉鎮經濟發展。

農網建設與改造,加速了黔西南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三農”工作成效明顯。2008年全州生產總值165.1億元,是1989年的15倍多,財政總收入完成26.06億元,增幅創歷史最高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從全國30個自治州中末尾上升到14.15位,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些數字,生動地反映了州委、州政府提出加快農網建設,實現電力興州的宏偉目標。

苗族村民們吹起蘆生歡慶通電 蔡家友 攝影

小康電亮麗“四在農家·美麗鄉村”

十二五期間,根據國家實施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決策部署和南方電網、貴州電網2013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小康電”計劃,興義供電局及各縣局緊緊圍繞“安全可靠、智能綠色”目標全力推進全州“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

2012——2016年五年間,全州各縣投資8.25億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電建設。重點解決新農村及城鎮化建設、移民搬遷、農業生產生活用電,進一步提高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和電壓質量,助推新農村“美麗鄉村·小康電”建設。

電力的豐富,帶動了興仁縣鯉魚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快速發展,讓一直以來沿襲著傳統生活方式的少數民族群眾在近距離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更為鯉魚村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鯉魚村借助豐富的電力,以田園小鎮、康養苗鄉為主線,興旅游、抓產業、養大雁、種香米,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4200元增至2017年的7000余元,淘寶進村了,繡娘的民族服裝轉為電商銷省往國外和省外。搭乘小康電“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快車,鯉魚村投入3000余萬元改善基礎設施、打造民族文化。從錯雜無章的村子到美麗雅致的新農村,現以被評為金州十八景,成為黔西南州旅游新‘磁場’,2016年吸引游客20萬人次。”

興仁屯腳鎮羅嘎寨改造升級后電網面貌 蔡家友 攝影

助力“鄉村振興” 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新時代催生新使命,新矛盾提出新要求。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電力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滿足基本供應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電力需求和電力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三五期間,全州農村電網建設根據國務院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要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解決全州人民對電力的需求,確保鄉村振興“電”力十足。興義供電局及八縣局找准短板、對焦精准發力。從南網、省網公司爭取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的升級投資5.6億元打贏農網改造升級攻堅戰,完成黔西南州7個貧困縣,4個極貧鄉(鎮),165個深度貧困村的農網改造升級任務,確保全州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670%,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7.25%,戶均配變容量不低於2.06千伏安,助推黔西南州決勝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2月12日,黔西南州興仁縣最后一個深度貧困村大山鎮老裡旗村經過南方電網員工艱辛奮戰,用上優質小康電。

大山鎮老裡旗村是興仁縣典型的自然村,也是該縣六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人口基數大,生產結構單一,石漠化嚴重,是大山鎮最偏遠的村子。由於該村屬典型的貴州喀斯特地貌,10年前該村就可算“戶戶通電率100%”。但通電,不等於電能優質,幾次農村電網改造,因老百姓思想守舊,土地、清苗、通道很難協調,認為有電了點了就好,比點煤油燈強,加上村裡離城遠,沒有產業,沒有項目,村民認為將就過日子,守舊的思想,嚴重影響著群眾的生產生活。

思想的過舊,加上是用從其他村拉的電線,部分低壓線路供電半徑過長、電壓合格率偏低、私拉亂接現象嚴重等。據村民張正會所說“我們村電十分弱,煮飯勉強可以,煮菜帶不動電磁爐,運氣不好,電器還會因為電壓不穩而燒壞”。

2017年興仁供電局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認清形勢、聚焦精准、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精神。積極爭取1.2億元升級改造全縣農村電網,助推新農村發展和服務貧困村組,選派骨干干部到鄉村當駐村干部,幫扶鄉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引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著力解決全縣6個深度貧困村的用電,把電網覆蓋到深度貧困村的千家萬戶,投資100多萬元,為最后一個深度貧困村大山鎮老裡旗村新增315kVA變壓器一台,10kV線路長65米,400V線路長634米,220V線路72米,12米電杆18基,解決70戶低電壓村民的用電。

變壓器安裝好后,老裡旗村支書劉德昌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搭上了‘小康電’這趟順風車,經過供電局的幫扶,給我們村專門安裝了一台大變壓器,電壓穩,10瓦的燈泡比過去60瓦的燈泡亮,電充足了,我村還通過國家專項資金發展養豬場。

村支書劉德昌補充說:“更好的是電壓穩了,許多村民都到商場購買電視機了,今年家家都可觀看到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春節聯歡晚會,聽到黨對農民政策的好聲音。

以上只是改革開放40年和農村農網建設改造20上中的一個個縮影,還有許多電力同行為網改付出的心血汗水。全州農網建設改造給廣大農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它不僅是點亮千家萬戶的明燈,還是點亮黨群、干群關系的明燈,同時還是點亮盤江八縣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明燈。他給全州農村精神文明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贏得全州300多萬農民群眾的夸贊。

回眸黔西南州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歷經改革開放40周年,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20年,全州鄉鎮電網建設與改造的發展全過程,見証了南北盤江山鄉發展的艱難,見証了改革開放無窮的引力和居天之功,見証了農村電網建設的巨變,這一切喜人的成績得利於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豐功偉績,得利於黨的英明領導、得利於習總書記“鄉村振興”和“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蔡家友) 

(責編:王培(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