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金州教育雲數字平台中心,通過敲擊鼠標和鍵盤,海量的優質教案、名師課件、教育素材等教育資源一目了然呈現在電子大屏上。
“這是我點開優課專區板塊,坐標表示軸對稱、植物種子的萌發等各學科優課都可以觀看,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了解到相關信息。”黔西南州教育局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黃繼良告訴記者,從2016年至今,經過幾年的完善,教育雲平台上的資源涵蓋了所有學科,平台累計使用已逾1000萬次。
黔西南州出台《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建立政府主導的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暢通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該州以縣為單位,採取“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模式,完成了“三通兩平台”硬件環境建設。2016年3月,中央電教館、省教育廳、黔西南州政府、中國電信貴州分公司聯合簽署了《黔西南州教育雲大數據平台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以此協議為依據,黔西南州大膽探索金州教育雲“141”發展新路——“依托一個平台,凸顯四大共享成效,探索一種新模式”,即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金州教育雲大數據平台﹔應用教育雲大數據,推進共享教育精准扶貧、推進共享教育公平服務、推進共享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共享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探索一種應用“互聯網+教育”“雲+端”推進邊遠貧困少數民族地區實現教育精准扶貧、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和質量提升的新模式。
金州教育雲平台以雲計算為基礎,匯聚外生資源、學科資源、內生資源,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為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提供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記者了解到,黔西南州以教師、學生、家長和課程四個數據庫建設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學為抓手,打造出匯集國家、省、企業和本土優質教育教學“海量知識資源”的雲平台,重點打造教育資源、在線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扶貧、教育合作和教育活動六大板塊,實現資源匯集雲端化,學教研訓一體化,管理過程數字化,學習活動個性化的“四化”功能。
在建設過程中,黔西南不斷完善雲平台建設所需軟硬件條件,充分利用公共通信傳輸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信息網絡,實現寬帶網絡覆蓋各類學校、教育移動終端普及各類學生﹔建設跨網絡、跨平台、跨終端的教育雲平台,實現各類教育機構的信息互聯互通,匯聚特色鮮明、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建“高速”。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建設、統一監管、就近接入、分級管理”的原則,建成覆蓋全州中小學“千兆到學校、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專網,實現光纖網絡“校校通”。
建平台。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教育雲平台和大數據中心為依托,以教師、學生、家長和課程四個數據庫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學為抓手,建成黔西南州教育雲平台。
建網絡。全州已有1400余所學校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接入率達84.8%﹔基礎教育階段1.2萬余個班級和辦公室接通光纖網絡,覆蓋率達90%﹔1萬余個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班班通”,完成率為90.08%。
建隊伍。以大規模應用資源平台為核心,以開展培訓為突破口,採取“送出去、請進來”和“鄉土化”的培訓方式,加強行政領導、核心人才、骨干教師、普通教師四支隊伍建設。開展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培訓,強化教育信息化意識,形成應用教育雲平台的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