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2名群众陆续搬出麻山斩断穷根

——来自麻山脱贫攻坚的深度观察(一)

2017年06月02日10:29  来源:黔西南日报
 

“如果你要真正的了解麻山,不妨到高桥自然寨去看看……”这是一个月前,望谟县政协副主席、望谟县派驻麻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组长胡亦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麻山腹地,是滇黔桂石漠化深山区,山乱如麻,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麻山乡建乡初期,人均耕地只有0.02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曾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5月26日,在胡亦的带领下,从麻山镇前锋村驱车前往光明村高桥组,一路上,蜿蜒的公路缠绕在翡翠般的山峦间,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连片的大山,山下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村民在山石之间种下的玉米已有成人高。

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来到了一座山下的石头路口,石头路仅能一人通行,路面的石块大小不一,崎岖不平,行走起来十分困难。“小心!走里面点。”胡亦不停的提醒着大家。

走了大约500米左右,石路紧邻着山壁而上,路的另一边是灌木丛生的斜坡,由于路面狭窄,路边也没有任何防护栏,一不小心就会将路面的石块踩松动而滚落下山底。

经过15分钟艰难攀爬后,我们来到了山间的桠口处,桠口处树木郁郁葱葱,站在桠口往山下看,灌木丛生的斜坡垂到了山底。

“这里以前有一个木桥(实为木梯),从这个山桠口连通到山下,在以前,这是山下到山上唯一通道,不过现在已经腐坏了。”胡亦介绍。

从胡亦指的方向看去,灌木丛中已看不到桥的痕迹,能见的只是长满树丛的山壁。曾经的木桥已在岁月的侵蚀中不见了踪影,据胡亦介绍,高桥自然寨的名字也是由这条“木桥”而得名。

从山桠口处往上攀爬了一段路后,另一番景象映入眼帘。一棵大树斜倒在路中间,像是进入村寨的大门,在大树的旁边,一片乱石嶙峋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一块块五六十厘米高的石头像石笋一样插在地里,上面光秃秃的,而这些“石笋”几乎占满了整个山桠口上地势较平缓的土地。就在“石笋”地的前方,有几栋用空心砖砌成的房屋——到高桥寨子了。

“这条小路,还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虽然崎岖,但它是高桥自然寨通往山外的生命线,承载了无数人的辛酸与泪水。”胡亦说道。

走近村寨,随处可见“游走”在石头缝间的鸡、鸭,一头牛被拴在一旁“嗷嗷”地叫着,地上牛屎、鸡屎遍地都是,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再走过一条木板桥后,我们来到了一户村民家。

“来,来屋里坐。”迎出来的人是一位30来岁的年轻妇女,她背着不足1岁的孩子。“我们家里的条件不太好,你们随便坐啊,不要客气。”

妇女叫陈金妹,她是麻山镇光明村村主任杨飞的妻子。

“只有你家娘俩在家吗?”

“是啊,都去地里干活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据陈金妹介绍道,高桥自然寨有8户人家共47人,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我们寨子是由我家老太带着人搬过来的,以前只有我家一家,我们都是苗族,现在寨子里住的都是几个堂兄弟。”

“当初是什么时候搬来的呢?”

“不知道喽,听说以前是为了躲土匪才到这里居住的,因为这里高。”说起寨子的来源,陈金妹也只是知道流传下来的一些说法。

“你们的土地都在哪里呢?”

“我们的土地都在石窝窝里,你看山上嘛,基本上只能种点包谷,也种不出其它的东西来。”陈金妹感叹道。

仔细观察高桥自然寨,四周全是石山陡坡,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在这里根本看不到成块的土地,群众都是在石旮旯里求生存。”胡亦说,这样的寨子在麻山还有很多,可以说,是麻山群众贫困现状的真实写照。

原麻山乡国土面积103平方公里,八成以上地区属喀斯特地貌,也就是石山区,只有牛场片区有一些土山。喀斯特地区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少土,在麻山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土如珍珠,水贵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

麻山群众大部分是苗族,一直以来,苗族同胞们与大自然作斗争,同恶劣的环境相抗衡,在石头缝里求生存,在大山深处谋发展,孕育了“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麻山精神。

麻山的贫困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把麻山从原来的麻山镇分离出来,建立了麻山乡,加大了对麻山的扶贫攻坚力度,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向麻山献爱心的活动。

在“八七”扶贫攻坚和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中,麻山狠抓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和过去相比,今日的麻山已有了较大变化,但是,和外地相比,麻山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即使麻山的路修得再好、基础设施修得再完善,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麻山地区的发展依然赶不上外界。就像跑步一样,别人因为有好的条件,在起跑线上领先了一大截,而麻山的自然条件赶不上别人,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曾经在麻山当过党委书记的胡亦深知麻山贫困的根源。

胡亦任职麻山时间是在2006年至2012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麻山基础设施投入最大的阶段,虽然道路交通、群众住房等得到了相对的改善,但由于没有多少土地,群众只能靠在石缝中种点玉米和养点牲口来维持生活,经济上没有支柱的产业,经济来源十分单一,群众依然处于贫困之中,贫困代际一直在传递。

2009至2010年,贵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麻山也未能幸免,这里的群众靠消防官兵一车又一车的送水,艰难地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缺水之痛,刻骨铭心。

正因为缺水,麻山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我们也曾经尝试发展核桃、油茶种植,因为没有充足的土壤和水源,存活率低,可以说,很多产业发展资金是打了水漂,很多劳动力白白付出。如果要说能上点规模的产业,那只有养殖,主要是养猪、黑山羊和牛,也有一些土鸡。”胡亦无奈地说。

麻山镇镇长马石勇介绍,目前原麻山乡猪存栏3224头,羊存栏5016只,牛存栏1547头,鸡存栏14669羽。正是依靠这弱小的养殖业,才保障了麻山群众生存的根本。

为了发展,越来越多的麻山年轻人选择了走出大山,到大城市打工谋生。据不完全统计,长年外出务工的人占了全村总人口近半数,接近4000人。

麻山是黔西南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2016年,党中央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麻山迎来了转机。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的脱贫攻坚战中将麻山纳入“整乡搬迁”试点,原麻山乡1930户8812人被整体规划到搬迁对象中。

州委书记张政指出,麻山是全国全省全州重点贫困地区,麻山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易地扶贫搬迁,只有挪穷窝、拔穷根,才能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从而实现发展倍增、幸福倍增。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麻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战区“一号令”及“二号令”,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成立麻山镇易地扶贫搬迁突击队,挨家挨户宣传搬迁政策,与群众共商,和群众算账,对不同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共商和宣传,越来越多的群众知晓了政策、打消了顾虑,纷纷到政府报名搬迁,签订拆房协议。截止到2016年底,原麻山乡664户3097人分别搬入了兴义市、义龙新区和望谟县城,2017年以来,54户220人又相继搬出了大山。

如今在麻山,“搬迁”成了群众热议的话题,“搬出大山”成了当地多数群众的愿望,就在高桥自然寨,寨中的8户人家都已报名签订了搬迁协议,并且有两户人家已经从高桥这个山桠口上搬到了望谟县城,还没搬迁的人,也都在期待搬迁的那一天。

“你们寨子剩下的6户什么时候搬呢?”

“不知道哦,我们也想搬啊!就是还没有抽签选房,搬走的那两家是搬到望谟,我们这几家都是选择搬到义龙去,还要等一段时间。”说起搬迁的事儿,陈金妹笑得合不拢嘴。

“像高桥一样想搬出大山的老百姓占多数,也还有少数群众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几辈人的故土,我们的干部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绣花功夫’去做群众工作。”胡亦说。(戴时昌 毛扬周 舒鹏倩 实习记者 杨朝敏)

【短评】

拔穷根的“麻山模式”

俗话说,穷不生根,富无天生。然而,对于麻山,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似乎,贫穷在这里扎了根。

解开贫困枷锁,归根到底靠的是老百姓内生动力,麻山人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创造了“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麻山精神,在脱贫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各部门、社会各界对麻山可谓倾注了心血,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扶持,然而,依旧没能激活贫瘠的土地,贫困仍然继续生长、延续。

拔穷根,找对方式很重要。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麻山的群众来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变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困境,是拔掉“穷根”的有效路径。

整乡搬迁,需要大胆革新的勇气,也体现了省、州党委、政府对麻山贫困程度的精准研判。对麻山群众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源头治贫,方可彻底脱贫。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乡搬迁”的“麻山模式”,能在全州广大深山区脱贫攻坚中起到可借鉴、可复制的作用。

(责编:刘思博、陈康清)

动感H5欣赏

  • 知行合一看修文知行合一看修文
  • 美丽贵州行-务川美丽贵州行-务川
  • 我们的贵州会呼吸我们的贵州会呼吸
  • 你好,我叫贵州!你好,我叫贵州!

新媒体运营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人民微博贵州频道人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