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美食,助推脱贫攻坚——

布依“褡裢粑”的致富之路

2017年07月05日14:1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这是笔者走进册亨县贫困村看到的宣传标语。近年来,册亨县在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依托乡村旅游,把山地美食与山地脱贫相结合,将当地浓郁的布依民族风俗、特色美食等产业不断融合,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帮助,使贫困户自主创业、就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

近日,笔者走进册亨县小二妹食品厂,眼前一派繁忙,多名女工喜气洋洋地制作民族传统美食——褡裢粑。

小二妹食品厂负责人韦如利告诉笔者,褡裢粑在制作过程中很是讲究,需要多人分工协作,选原料、炒馅、蔗糖磨碎煮沸,在挑选上好的香蕉和糯米粉做面皮,用煮沸的蔗糖水和香蕉糯米粉搅拌均匀柔稀、再用新鲜干净的芭蕉叶包好、整齐摆放蒸笼内,盖好、烧火蒸熟。

“马上出锅”

“好勒”

两名工人边说边从锅内抬起蒸笼,只见滚滚蒸汽按捺不住飞奔而出,褡裢粑的香味一下四处飘散,瞬间弥漫了整过食品厂,让在场的人无不垂涎欲滴。

打开刚出炉的褡裢粑,颜色酱黄,吃起香甜可口,柔软细嫩,不注意还粘在嘴巴、手上。形状有两块连在一起的、有单独一个的、有三角形状的。“褡裢粑不但逢年过节拿来祭祀先灵、馈赠亲友外,还是青年男女间表达感情的重要信物。”韦如利介绍。

“利更?”

“恩,万甲习”,品尝褡裢粑的客人忍住不住点头曾赞。“利更”和“万甲习”是布依族的语言 “好吃得很”的意思。“褡裢粑的美味才配得上这个词”,一位客人满足地说道。

“做这个粑粑,不但让我们布依族的民族传统美食得到继承和弘扬,还让我有了收入,让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和姐妹们一起创业、一起奋斗。”韦如利如是说。

韦如利,这个30来岁的布依族姑娘,前几年嫁去县内一个边远的乡镇,好强不服输的她不甘心做个贤妻良母,和祖辈一样守住一亩三分地艰难维持生活,所以,嫁出不到三天时间,便地带着丈夫外出务工。她进工厂、打散工、跑业务、作销售等等,辛苦不说,还赚不了几个钱,这让她常常有想回家创业的念头。

“啊段时间累很,工厂也不发工资,就不想干了,想回家找事情做,可是手头没钱,又不知道做什么?”

“那后来怎么又回来创业了呢”

原来,在一次同乡聚会上,老乡带去的褡裢粑,同事、朋友们纷纷抢着品尝,对其味道赞不绝口,这让韦如利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自己会做,投资又低,加上有政府的扶持,何不回家制作销售呢?经过再三考虑,夫妻二人说干就干,辞掉工作并带着几年的储蓄回乡创业,开了一家食品厂。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厂名就叫小二妹食品厂”。韦如利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刚开始做的时候,卖不出去,只能零散销售,赚回成本都成问题,热情创业的韦如利一下陷入了低谷,在最困难的时候,幸好有政府牵线搭桥,引外面相关食品企业和来册亨旅游的游客亲自到食品厂品尝,因原料纯正、手艺好,制作美味,订单络绎不绝。

据韦如利介绍,小二妹食品厂自2015年营业以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省内外有固定的客户,平均每天加工200—500斤糯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达到2000元,现在月均收入都万元以上。

“订单多的时候,厂里就有二十多工人,大多数都是村里面的贫困户,我给他们开一天100至150的工资呢!”韦如利自豪地说。

“做人不人忘本,虽然我们赚了钱,但是别忘了乡亲们,大家一起脱贫、一起致富。”韦如利一脸认真。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韦如利告诉笔者,还要扩大食品厂的规模,我们夫妻二人忙不过来,又找了新的合伙人,我们不但制作褡裢粑,还制作清明粑、五色花糯米、粽粑等布依族传统特色美食,可以提供30多人就业岗位。品种多了,销售渠道就会更宽、更广,收入就会更多。

韦如利,这个山里的布依族姑娘,从为基本生活而发愁到现在的收获满满,通过她的褡裢粑走上了“致富路”,她的创业路还在不断的前进,相信这“美味的”褡裢粑定会托起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更美丽、更广阔的蓝天。(王国义)

(责编:刘思博、陈康清)

动感H5欣赏

  • 知行合一看修文知行合一看修文
  • 美丽贵州行-务川美丽贵州行-务川
  • 我们的贵州会呼吸我们的贵州会呼吸
  • 你好,我叫贵州!你好,我叫贵州!

新媒体运营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人民微博贵州频道人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