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农电网 乡村振兴的摇篮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黔西南州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20年纪实

2018年08月03日14:4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沐浴四十载的春风,贵州省黔西南州农村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昨到今,度过了精彩而又绚烂多姿的四十年。

黔西南州农村电力四十年的发展进程,已成为全州300余万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它见证了黔西南州乡村发展的不易和改革开放轮毂开疆拓土的威力。

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贵州黔西南,座座大山阻隔,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小农经济长期禁锢,制约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电力的约束,更是黔西南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时至2000年全州八县(市)一区,有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四个省级贫困县。

决战黔西南州最后一个无电村通电 蔡家友 摄影

农村电网从无到有

改革开放,给祖国大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黔西南州有360余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占40.4%,农业人口占90.9%),国土面积18604平方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仅靠地方小水电站发电,维持着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用电。

农村电网是村组集资、因陋就简,低矮的木电杆随处栽插、线路长、线径小、拆股线多,铁丝线穿过屋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电量明显不足,供电质量较差,经常停电,一些富裕的人家,有电视不能看;有电风扇吹不了,电灯泡“红扯扯”的。电价高,一度电一元多,有时高达二元。当时,兴仁城有“白天停水,晚上停电”的顺口溜;国家级贫困县晴隆则是一年只发电半年,一万多人的小县城,半边亮,半边黑。

没有用上电的山里人盼电、想电、拉电,而绝大多数山里人则因用不好电,说电、怨电!

经过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农村面貌一新电力员工与苗族村民共建和谐兴仁供电局 蔡家友 摄影

农村电网建设“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1998年10月国家实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改革农电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给黔西南电力农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999年底,晴隆县首批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竣工,为尽快推广晴隆农网改造经验,州政府在晴隆召开全州农网建设与改造现场会。肯定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000年,农网建设与改造被列为州政府拟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全州八县市供电局专门成立了农网建设与造指挥部。

晴隆网改中,中云镇离县城77公里,山势陡峭,峰回路转,需要70多棵电杆,到中云,一辆东风汽车一次只能运15棵左右。当时正值雨季,泥滑路烂、险象环生,经过50多天奋战,才将这些电杆运到指定地点。而从中云又要将10千伏的20棵电杆,分别运到19公里外的兰田村,兰田村没有公路,羊肠小道、曲曲弯弯,寂静的山林里,成天飘荡着高亢的抬杆号子声。

一棵电杆购价280元,可抬杆费平均一棵就要花去500多元,负责中云镇一带施工的负责人说:“抬一基电杆的费用要比买一基杆子的费用高出2倍,有时一基杆子要花上3到4天才能抬到立杆处,有一基杆子,我们硬是在陡峭的山岩上开出70多米的山路,才把电杆抬过去。”

“有了爱民的心,做了顺民心的事,老百姓就会更加支持”。这是农网改造与建设中电力职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兴仁县潘家庄镇村民李明军的二亩玉米地青苗被抬杆踩坏,他没要求索赔一分钱。望谟麻山地区一位乡镇干部宰4公斤重的两只大公鸡款待网改职工的故事……。

一台台变压器伫立在村寨,一条条电线飞越在山水间。农村电网出现了可喜的“五高两低”现象,即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安全可靠性,农村用电普及率和供电量明显提高;农村电价明显降低,线损率低,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95%。

决胜最后一个无电村通电

兰蛇村因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供电工程耗资巨大,供电工程一拖再拖。兰蛇村的通电问题成了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的一块“心病”。为尽快解决兰蛇村用电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3月22日正式施工,成为贵州省消灭无电村战役中的供电工程。4月28日,黔西南州最后一个“无电村”——兰蛇村正式通电。

农网建设与改造,带动了全州各县、乡镇小城镇建设,顶效、威合、龙广、巴铃、青山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推动了乡镇经济发展。

农网建设与改造,加速了黔西南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三农”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全州生产总值165.1亿元,是1989年的15倍多,财政总收入完成26.06亿元,增幅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从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末尾上升到14.15位,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数字,生动地反映了州委、州政府提出加快农网建设,实现电力兴州的宏伟目标。

苗族村民们吹起芦生欢庆通电 蔡家友 摄影

小康电亮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实施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决策部署和南方电网、贵州电网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康电”计划,兴义供电局及各县局紧紧围绕“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目标全力推进全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2012——2016年五年间,全州各县投资8.25亿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电建设。重点解决新农村及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农业生产生活用电,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助推新农村“美丽乡村·小康电”建设。

电力的丰富,带动了兴仁县鲤鱼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快速发展,让一直以来沿袭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群众在近距离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更为鲤鱼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鲤鱼村借助丰富的电力,以田园小镇、康养苗乡为主线,兴旅游、抓产业、养大雁、种香米,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4200元增至2017年的7000余元,淘宝进村了,绣娘的民族服装转为电商销省往国外和省外。搭乘小康电“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快车,鲤鱼村投入300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民族文化。从错杂无章的村子到美丽雅致的新农村,现以被评为金州十八景,成为黔西南州旅游新‘磁场’,2016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

兴仁屯脚镇罗嘎寨改造升级后电网面貌 蔡家友 摄影

助力“乡村振兴”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矛盾提出新要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电力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满足基本供应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电力需求和电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全州农村电网建设根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解决全州人民对电力的需求,确保乡村振兴“电”力十足。兴义供电局及八县局找准短板、对焦精准发力。从南网、省网公司争取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的升级投资5.6亿元打赢农网改造升级攻坚战,完成黔西南州7个贫困县,4个极贫乡(镇),165个深度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任务,确保全州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70%,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25%,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06千伏安,助推黔西南州决胜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2月12日,黔西南州兴仁县最后一个深度贫困村大山镇老里旗村经过南方电网员工艰辛奋战,用上优质小康电。

大山镇老里旗村是兴仁县典型的自然村,也是该县六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人口基数大,生产结构单一,石漠化严重,是大山镇最偏远的村子。由于该村属典型的贵州喀斯特地貌,10年前该村就可算“户户通电率100%”。但通电,不等于电能优质,几次农村电网改造,因老百姓思想守旧,土地、清苗、通道很难协调,认为有电了点了就好,比点煤油灯强,加上村里离城远,没有产业,没有项目,村民认为将就过日子,守旧的思想,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

思想的过旧,加上是用从其他村拉的电线,部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电压合格率偏低、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等。据村民张正会所说“我们村电十分弱,煮饭勉强可以,煮菜带不动电磁炉,运气不好,电器还会因为电压不稳而烧坏”。

2017年兴仁供电局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精神。积极争取1.2亿元升级改造全县农村电网,助推新农村发展和服务贫困村组,选派骨干干部到乡村当驻村干部,帮扶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着力解决全县6个深度贫困村的用电,把电网覆盖到深度贫困村的千家万户,投资100多万元,为最后一个深度贫困村大山镇老里旗村新增315kVA变压器一台,10kV线路长65米,400V线路长634米,220V线路72米,12米电杆18基,解决70户低电压村民的用电。

变压器安装好后,老里旗村支书刘德昌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搭上了‘小康电’这趟顺风车,经过供电局的帮扶,给我们村专门安装了一台大变压器,电压稳,10瓦的灯泡比过去60瓦的灯泡亮,电充足了,我村还通过国家专项资金发展养猪场。

村支书刘德昌补充说:“更好的是电压稳了,许多村民都到商场购买电视机了,今年家家都可观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听到党对农民政策的好声音。

以上只是改革开放40年和农村农网建设改造20上中的一个个缩影,还有许多电力同行为网改付出的心血汗水。全州农网建设改造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它不仅是点亮千家万户的明灯,还是点亮党群、干群关系的明灯,同时还是点亮盘江八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明灯。他给全州农村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赢得全州300多万农民群众的夸赞。

回眸黔西南州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历经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20年,全州乡镇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发展全过程,见证了南北盘江山乡发展的艰难,见证了改革开放无穷的引力和居天之功,见证了农村电网建设的巨变,这一切喜人的成绩得利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丰功伟绩,得利于党的英明领导、得利于习总书记“乡村振兴”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蔡家友) 

(责编:王培(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