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八要素”向纵深推进产业革命

2019年05月20日09:31  
 

州委书记刘文新,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在兴义市十里坪调研农业产业 记者 龙 波 摄

贞丰县者相镇旗上村花椒种植基地

册亨县于2018年底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牌“中国糯米蕉之乡”。该县为抓好主导产业,在两江一河低热河谷地带大力发展糯米蕉,目前糯米蕉种植面积有7.5万亩,产量6000万余吨,产值9000万余元。

数据快闪:

截至4月底,全州完成茶产业种植面积45.87万亩,投产茶园面积29.77万亩;食用菌产业种植面积2.33亿棒(万亩)。精品水果产业种植面积81.05万亩。中药材产业(不含薏仁米)种植面积58.02万亩。蔬菜产业种植面积62.53万亩。已完成油茶新造林1.49万亩,油茶低改2.61万亩。薏仁米产业种植面积42.88万亩。生态家禽产业出栏646.71万羽,禽蛋产量1.13万吨。花卉苗木新增种植0.29万亩,累计达5.29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3.5万亩。芭蕉芋种植面积3.69万亩。生猪出栏56.3万头,肉牛出栏5万头(其中优质肉牛出栏1.06万头)。肉羊出栏12.8万只(其中优质肉羊出栏4.59万只)。 全州各类农产品总产量100.5万吨,实现产值41亿元。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发展,2018年直接或间接带动16.25万贫困人口增收。

今年以来,我州建立了由州委书记刘文新,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任双组长州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制度,按照《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黔西南州全力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行动方案》,紧扣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目标,围绕调减低效籽粒玉米60万亩以及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实施“退一进十”“四化培训”“三改四种”“合作社+”龙头企业“坝区招商”、农产品销售“泉涌十进”“五全促三变”“五带”八项工程,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扎实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

选准产业,谋划推进“退一进十”

2019年全州计划调减60万亩玉米种植,持续推进“一县一业”和“退一进十”替代产业。截至4月底,全州完成籽粒玉米调减面积56.19万亩,完成任务的93.65%。已种植替代作物:蔬菜6.38万亩、食用菌0.62万亩、茶叶4.22万亩、中药材3.91万亩、水果5.83万亩、薏仁米7.12万亩、花卉苗木0.4万亩、香料1.69万亩、饲草饲料3.47万亩、烤烟9.86万亩、其他10.8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83万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功培育了安龙白及、兴仁薏仁米、黄草坝石斛、晴隆绿茶、册亨茶籽油、普安红茶等地理标志著名商标。

开展培训农民,提高发展效率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建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基础力量和基本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培训机制;按照《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家庭就业全覆盖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培训,截至4月底,完成“退一进十”技能培训中种植、养殖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55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427人、新市民劳动力技能培训83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65人。

推广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效益

实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促进专家、技术服务到位,截至4月底,全州各地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及指导共计193次,培训指导共计3113人;制定了《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 黔西南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产业选择、科技兴农,实现科技人才对贫困村、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全覆盖,帮助贫困户联系项目落地,引导贫困户组建和加入农民合作社,协调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等。

优化资金筹措,保障产业推进

增强财政持续保障能力。州级财政2019年预算5500万元,各县(市、新区)分别筹集500万元,共计1亿元,用于农业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农调扶贫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种植和养殖项目、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项目,以及退耕还林、优质烟草种植项目的专项奖补资金,激励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籽粒玉米调减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黔西南州品牌奖励管理办法》《黔西南州电子商务发展奖励办法(修订)》和《黔西南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对相应工作进行奖励。

强化组织创新,壮大发展主体

“以企带农”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保障、技术保障、销售保障,农户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在统一技术指导下科学化生产,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望谟县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农企对接,引导农民种植板栗,所生产的“哆吉栗”板栗品牌优势突出,现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全县推进板栗种植达25.8万亩,现有板栗挂果面积14万余亩,年总产量达1.5万余吨,年产值达1.68亿元,覆盖15个乡镇(街道)1.8万余户7.5万余人,惠及贫困户4500余户1.8万余人,逐步实现小板栗成就大产业。“聚农助企”壮大经营主体发展规模,2018年底,省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20家,其中省级75家,州级34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3.9%。截至2019年4月25日,黔西南州现有合作社共4552个,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的合作社271个,“村社合一”的合作社857个。全州317个贫困村、165个深度贫困村均已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总成员数410538人,其中:贫困总人口243807人。如:兴义市将黔农汇国有公司、“泉涌”配送中心作为全市经营主体的纽带联结平台,联结全市237家农业龙头企业、816家合作社抱团发展农业产业,采用“国有公司+科研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等模式,对内深入推进农产品“十进”工作,就近满足全市各大单位(企业)需求;对外依托“黔货出山”,在广西、广东、浙江等九省(区)建立稳定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销售各类高品质农产品,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田间地头”与“市场端头”有效衔接。

深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收益

深入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已启动409个“三变”改革村,占全州行政村数的35.5%,启动贫困村197个,占全州贫困村数的62.14%。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加快落实农户在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农民股东参与“三变”改革增加收益累计达13952.98万元,其中:保底收益3194.4万元,按股分红1304.72万元,务工收入9157.6万元,其他收入296.26万元。

就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革命”,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炼表示,将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突出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推进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继续巩固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引导农民与市场相结合,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基地建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遵循市场规律,瞄准农产品消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探索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新成效。

工作亮点:

兴义市 探索创新“三变+”扶贫致富路

为更好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兴义市结合当前“三变”改革工作实际,引进兴义市首草公司,探索创新“三变+”扶贫模式,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变”+产业扶贫。农户以退耕还林地块、生态林地、荒山等土地流转金入股公司,共同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前三年按股份12%分红给农民,保证农民相对稳定收益,从第四年开始,保底收益12%,超额部分按实际产值利润进行分红。

“三变”+村集体经济。由贫困村统筹各类村集体项目扶贫资金,入股公司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每年按项目资金投入额的2%作为村集体经济。

“三变”+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公司通过与村支两委、贫困户共商,采取贫困户“特惠贷”资金入股公司,每年按12%的比例返还给贫困户,贷款风险抵押、还款都由公司全权负责,贫困户没有任何风险,每年年底参与分红,解决了贫困户因缺乏劳力、缺技术、缺产业而无力脱贫的问题,通过资金变股金、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的充分融合,实现双赢;增设管护人员岗位,优先聘用土地流转的贫困农户,每人每月发放保底工资2000元;农户土地资源以每亩180元/年标准流转给公司作为保底,参与分红。目前,已有113名贫困户被聘用到基地做工,项目的农户共投资27万土地流转金及339万特惠贷资金入股公司,每年每户累计增收6至8万元。

册亨县 走出蕉香四溢的产业扶贫新路

近年来,册亨按照“上规模、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依托南北盘江低河谷地区自然条件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香蕉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产业扶贫新路。

上规模。制定香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10万亩香蕉基地。目前已争取中央财政农业发展资金900万元、省级水果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移民后扶资金964万元、产业扶贫子基金2.7亿元(已到位1.1亿元),发展群众种植香蕉7.2万亩,挂果面积近3万余亩,产量7万吨,产值1.4亿元,已被评定为新增省级产业示范园区。

强龙头。大力招商引资,引进贵奥投资集团公司投资1.5亿,在高洛新区建设500亩香蕉大数据扶贫产业园;引进贵州华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300余万元,在双江镇建2000亩香蕉标准示范基地,在岩架镇建设占地44亩集分级包装、冷链配送、市场交易、数据平台为一体的香蕉产业中心。在岩架镇建设占地41亩香蕉深加工厂,贵州丰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双江镇建设芒果基地3000亩,目前已完成2000余亩。

创品牌。选优品种,通过多方考察、对比试种,确定独具特色的糯米蕉。提升品质,坚持绿色生态理念,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方式,确保香蕉品种。打造品牌,申报“册亨糯米蕉之乡”地理标识产品,注册“册亨县南北盘江金爪蕉”“册亨县南北盘江糯米蕉”品牌,抢抓东西部扶贫、中国联通帮扶机遇,通过黔邮乡情、电商到村里、京东、网易考拉等平台上线销售香蕉622万单。

带农户。加强培训,邀请中国热带农业学院、省农科院、省州农委技术专家对香蕉种植户全覆盖培训指导,不断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等收益,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目前,组建香蕉专业合作社28个,3047户贫困户入股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香蕉1.4万亩。

贞丰县 “五全四增”模式助推产业扶贫

贞丰县者相镇旗上村是该县2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448户2038人,贫困发生率41.29%。者相镇抢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机遇,依托旗上村独特的地理、海拔、气候等优势,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群众”方式,引进龙头企业贵州裕丰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花椒种植,带动传播本地特色农耕文化,衍生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创新打造业强、村富、景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目前种植花椒近1万亩、成活率95%以上,形成了“五全四增收”产业扶贫新模式。

贫困户全覆盖,旗上村415户1993人全部纳入项目覆盖范围,确保产业规划到村到户到人;合作社全覆盖,全村448户2038人均已纳入合作社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到村到户到人;培训全覆盖,由裕丰登公司对旗上村所有村民无偿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确保技术培训到组到户到人;务工全覆盖,确保旗上村每户至少有1人参与公司务工;产业全覆盖,利用企业科研科技条件,将花椒叶、花椒枝、花椒粒等全方位利用、深加工。

通过5个全覆盖助推群众4项增收:流转土地增收,群众通过合作社将土地按800、600、300元/亩三个等次流转给公司,目前最多1家通过土地流转1年收益近4000元;基地务工增收,群众在基地务工每天70元,目前最多1家3口通过基地务工收入7000多元;“以短养长”增收,为每户贫困户提供1亩土地用于生姜种植,每亩收入每年2000元,实现增收致富;长期增收,公司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无偿认领1亩土地,公司负责种苗发放、培训技术、全额回收。(郭连军)

图片除署名外由州农业农村局提供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