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农赵兴林——

种植两个香菇棚 盖起两层新楼房

2019年05月20日09:41  
 

初夏荷都安龙,绿意盎然。

位于安龙县栖凤街道平寨居委会的食用菌产业园部分核心区,编着序号的食用菌黑色大棚一排又一排,整齐地排列着。大棚里,菌棒上的菌菇又探出了头,一朵接一朵,菌农采菇、浇水,给大棚通风……一派忙碌。

5月15日上午11点,卖完了菇,村民赵兴林笑眯眯地开着农用三轮车来到自家的食用菌大棚旁,看到媳妇正在大棚里查看香菇长势、给大棚通风,便径直走进棚里。

“菌棒好,产量不错,而且一级菇占了八成左右,今年采的第一批香菇就买得3.1万元,后期要好好管护,还可以采5到6茬,争取今年卖菇收入突破11万元。”赵兴林夫妇会心地交谈着。

赵兴林今年50多岁,2016年他家被评为精准贫困户。这一年11月,贵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安龙,加入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军。

食用菌是安龙县着力打造的“一县一业”优势产业。看到邻村香菇种植红红火火,赵兴林毅然将自家7亩地流转给景地公司,获流转费5600元,勤快的他还在公司务工,每月领取4000元的工资。

“以前,即便庄稼种得好,1亩也只有1500元左右,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所剩无几,种一年的庄稼才几千元,与现在相比,差距太大。”赵兴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遇到干旱,还要抽水,晚上守水,只能住水井边,蚊虫多,手一捏蚊帐全是血,苦不说,成本更大,没搞头。”

如今种香菇,政府把大棚建好,农户只管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深加工、对接市场。用老赵的话来说:“搞到事了!”

记者了解到,赵兴林家去年种了2个大棚共3.1万棒,采香菇4茬,收入近10万元。加上2017年种香菇收入,他家已盖起两层新楼房。

“早上起早点,采菇、交菇,然后回家休息。出菇高峰期,请点人帮忙,比以前轻松多了。”说起种香菇带来的变化,赵兴林笑容满面,“不遇到这次机遇,脱贫,难喽!像我们这种老者,外出打工人家不要,种香菇又不选择年龄,一年能拿10万元,我心里满足了、踏实了。”

赵兴林种香菇脱贫,仅是安龙县采取“1210”产业扶贫模式、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筑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脱贫的一个有力见证。

相关链接:

在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中,州委、州政府将食用菌产业确定为现阶段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州大力推广食用菌产业发展“五全”模式,全州已在安龙县、义龙新区建成2个食用菌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食用菌种植面积3.54亿棒(万亩),产值21.72亿元,带动1.28万贫困人口增收,奏响了一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豪迈之歌,践行了一场农村经济的深刻的食用菌产业革命。(郭连军)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