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示范新业态

黔西南州农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全省第一的观察(二)

2019年05月28日14:42  
 

2019年,在整体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实施规模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我州先期打造示范坝区58个,其中,样板坝区10个,达标坝区48个,坝区面积为15.63万亩。

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眼下,虽然已过春耕春种时节,可对于已经在云南的种苗基地培育了1年8个月并已运到种植基地的白及幼苗来说,季节还不算太晚,赶紧扎根土地才是关键。

在义龙新区龙广镇联新村的白及种植大棚里,来自科汪组、纳西组的200余名群众正在忙碌着,前面的平整土地,中间的栽种幼苗,后面的赶紧覆膜,年纪稍大的则负责除草……

在基地负责监督赶工的人,是贵州康源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苗云峰。他说,公司的白及种植基地之所以选址这里,除了看重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外,更看重的是成片的坝区。

“1500多亩连片的土地,现在已不容易找到了。”苗云峰说,这些土地是公司在今年初从联新村、佳皂村部分群众流转的,水田和旱地的年流转费用分别是1000元和800元。

苗云峰说:“这些白及幼苗,由于其生长周期和特性,如果能在最近半个月栽下去,最早可在明年底采收,但如果错过端午节之前的好时机,即使种下去,采摘期也会推迟到2021年。”为此,基地曾在周边村庄大力招聘工人,最繁忙时,每天有300余名群众在此务工。

“将家里的3.13亩水田和旱地流转给基地,稳妥拿到2710元的流转费用后,我从5月起才放心在基地务工的。每天在基地割的草,还可以背回家喂养家里的两头黄牛。”63岁的王正炎老人说,以前在家种田种地,一年苦到头,也只勉强够补贴家用。于是,儿子儿媳就外出务工了。

如今,大多村民都将坝区的土地流转给了白及种植基地,然后在基地务工,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小时10元工钱。

今年已67岁的杨正琴老人,年轻时曾和丈夫一起到广州、贵阳务工20余年,2013年丈夫去世后,就留在家里照顾小孙子。“前两个月是打零工,我总共拿到了3050元的工钱。上月工钱,下月初就发,从不拖欠,我们都很满意。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以前做梦也想不到。”

苗云峰说,公司在这个白及基地的前期投入已超3200万元,流转的1500亩土地已抢种幼苗1000亩左右。“公司将始终秉承‘科技引领+共生共赢’的发展理念,将来在这里规划实施苗木种植、中草药科研等项目,并进一步完善仓储、物流等环节,将白及产业做大做强,扎根当地,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义龙新区农林水务和移民局副科级干部谢国顺介绍说,经过前期调查和核实,义龙新区共有500亩以上坝区27个,全区9个镇均有分布,面积合计126854亩。义龙新区结合实际,重点围绕优质牧草、芭蕉芋、中药材、花卉、蔬菜、优质稻、精品水果等产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德卧镇八光海子坝区、龙广镇龙广坝区等12个示范坝,已有金州蔬菜公司、裕国食用菌公司、桓康源科技公司等企业入驻。

黔西南州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500亩以上坝区为109个,安龙县目前共有22个,占相当比例。这些坝区总耕地面积114940.75亩,经核实,坝区实际有效种植面积约46470亩。坝区主要涉及招堤街道、栖凤街道、钱相街道、普坪镇、龙山镇、笃山镇、洒雨镇等镇(街道)的58个自然村寨28993户110349人。

“截至目前,坝区共有74家农业龙头企业、84家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4621亩涉及农户7381户。食用菌、中药材、花卉、温氏养猪、光伏、精品水果等产业初具规模。”安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德喜说,2018年,安龙县依托贵州安庆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食用菌龙头企业,安龙县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安龙县喜雨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白及龙头企业,贵州省利增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石斛企业,贵州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龙头企业带动“一主三辅”产业体系发展,较好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对此,州农业农村局一负责人介绍说,全州58个示范坝区已引进115家合作社和62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25家,民营企业37家,注册资金总规模达到47亿元,已投入坝区资金达11.46亿元。

截至目前,58个示范坝区完成特色作物种植11.38万亩,占示范坝区总面积的77.5%。该负责人说:“今年,我州将把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本地龙头企业培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强化保障体系建作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继续扎实推进58个示范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许新晓 江兴勇)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