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紫茶品牌 助力脱贫攻坚

——望谟县保护利用开发古茶树资源侧记

2019年06月12日10:59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望谟县“中国紫茶之乡”称号 特约记者 罗春雷 摄

紫红芽叶 特约记者 罗春雷 摄

制茶专家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

百年古茶树

今年5月16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望谟县“中国紫茶之乡”称号。

“望谟县的‘八步紫茶’是特色现代茶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基础,县委、县政府肩扛着茶产业科学发展和助力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希望望谟县继续把‘紫茶产业’抓实抓好,引导和促进当地茶农向现代经营主体集聚,打响紫茶品牌,助力脱贫攻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在授牌仪式上如是评价。

望谟县的郊纳、乐旺、打易等乡镇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紫茶树,其中郊纳镇八步村一带因盛产“紫茶”在县内颇有名气,这个村制作的茶叶泡水显现为棕红色,被称为八步茶、八步紫茶、八步红茶。

紫茶是望谟县有特色的一个经济作物,每年春季,当地农民采茶青粗加工成干茶,在县内市场销售或用于招待客人,少量产品偶尔销往安顺和贵阳等地。由于紫茶销路不畅、市场价格低,加之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形不成大宗商品,导致古茶树缺乏管护,产量越来越少。

2009年8月,晴隆县茶商苏腾显发现望谟县的“八步紫茶”茶芽叶紫红、口感鲜爽、有地方特色。这是不是古《茶经》里点赞的茶中上品“紫茶”苏腾显随后从浙江农林大学请来专家对八步古茶树实地考察鉴别,专家认定八步古茶树属于原生态品种,是没有变异的紫茶,这个品种的发现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独一无二的。

被专家称为是茶叶中“一朵奇葩”的紫茶,其茶树为小乔木,树姿开张,有紫茎、紫叶、紫芽特征。紫茶与其它茶叶的不同之处在于茶的根、茎、叶、芽、果、花、汤、茶均为紫红。紫茶不仅开红花,还开白花和淡绿色的花朵,是茶叶原生态多样性的大家族。作为茶科类独有品种的紫茶,被誉为“茶界中的大熊猫”。在中国古代茶圣陆羽写的茶学专著《茶经》里有这样的记载:“茶者,紫为上,绿者次……”紫为上指的就是紫茶,是茶品中的佼佼者,被称为“茶中之王”。

有保护和开发价值的“八步紫茶”让苏腾显兴奋起来,他为此到全国茶叶市场调研,参加了北京、厦门、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茶博会,一番考察、研究、思考后,苏腾显作了用古茶树籽来繁育茶苗、在当地建一个古茶树母本园的决定,将藏在山旮旯里的“八步紫茶”开发出来,打造成精品投放市场,既能帮助大山里的村民走出贫困奔向小康,又能实现生态绿化。

2010年9月,苏腾显注册成立王母铁红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郊纳镇铁炉村合作社联手,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利用古茶籽下种育苗、移栽。5年过去,该公司相继建起了500余亩标准化的古茶树母本示范园。

紫茶树进入茶青采摘期,公司添置制茶烘焙机、理条机和揉捻机,釆茶青初生的一芽一叶,经揉茶、解块、发酵、烘干、筛选等制茶工序,使加工出来的紫茶有“蜜香持久、滋味鲜爽、久泡不淡、条索紧结”的特点。制茶工艺的提升,改变了村民过去采茶青的两叶或一芽三叶晒干,用手搓揉,再用小火炒这样既费时又费力的粗加工状况。

2016年,该公司通过设在兴义的黔西南王母紫茶庄园平台,将生产的“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等4个系列的紫茶产品销往广州、北京等地,产品供不应求,走出山窝窝的八步紫茶摇身一变,价格由过去的两三块钱1公斤上升到几百元1公斤,初步改变了农民自主经营、“小打小闹”的茶叶经营模式。

2017年5月,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望谟县送检的“八步紫茶”样品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八步紫茶”EGCG(世界公认的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克星)含量、游离氨基酸、水浸出内含物都是极高的,在所有茶类植物中,紫茶的花青素含量高达40倍。花青素内含软化血管、降脂、降压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远高于其它茶,具有延缓衰老、降血压、增进视力、防晒、抗辐射等作用。当年11月,以“绿色、标准、传承、创新”为主题的贵州绿茶、红茶、古树茶三大茶王的秋季斗茶赛在省城贵阳进行,望谟“八步紫茶”征服了所有专家和评委,从155个参赛茶样中脱颖而出进入决寨,夺得“古树茶类茶王”桂冠。

望谟县是典型的山区地型地貌,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以黄壤、红壤、红黄壤和石灰土为主,全县15个乡镇(街道)中,就有8个乡镇(街道)上百个村寨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低纬度、中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自然优势,有利于茶叶多酚类、芳香类物质的形成,为紫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全县适宜种植“八步紫茶”的面积近10万亩。

截至2018年底,望谟县还有10844户4.88万人未摆脱贫困,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解决贫困户的增收难题,成为望谟县党政班子议事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发展产业、培育产业是贫困群众持续脱贫的重要保障。望谟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将紫茶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制定了2019—2021年茶产业发展规划,以郊纳镇已建成的6000亩茶园基地为核心,向全县适宜种茶的乡镇(街道)拓展,在3年内完成紫茶种植4.4万亩的任务,通过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产品加工生产线,改变紫茶过去“小规模、加工弱”的状况,提高茶叶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做大规模,做强“紫茶”品牌。

对此,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茶叶产业领导小组,由州政协副主席、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担任组长,负责茶园基地的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茶产业发展专题会和相关会议,听取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做大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事宜。

同时,望谟县组建了古茶树保护工作组,在古茶树乡镇成立古茶树保护办公室,编制《望谟县八步茶专项保护规划》,设立了17个八步古茶树保护区,加强对地径8公分以上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力度,开展古茶树病虫害防治、合理采摘、养护管理等相关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古茶树的保护意识。同时,相关部门还针对古茶树缺乏有效管理,存在生长地土层薄、生长负荷过大、枝条过密、采摘过量、杂草丛生、树干衰弱等实际问题,引导农户给古茶树培土施肥、松土除草、修条复冠,逐步恢复古茶树的生长活力,提高鲜叶质量。

围绕紫茶产业的发展,望谟县农业农村局制定紫茶种植技术规程,茶园选址须符合经过检测无污染,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气候及环境条件达到要求的标准;组织茶叶农业技术专家、技术人员入村到户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举办科技种茶培训;县林业局对图斑勾图做好技术指导,乡镇林业站、国土所提供技术支持,将能种紫茶乡镇(街道)的产业图斑细化到区域、地块;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督查专班,严格督查问效,推动茶产业发展。

在提升产业发展潜力上,望谟县农业农村局依靠政策支撑,先后争取到紫茶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紫茶销售渠道建设、八步古茶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示范等一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紫茶苗圃和紫茶园基地加快建设,茶叶加工标准进一步统一,茶叶产业发展路子不断拓宽,解决了一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初步实现茶叶生产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再到加工的“一条龙”格局,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65户3935人持续增收。

沉睡在深山里的紫茶资源“活起来”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动力。

位于望谟县东北角的郊纳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镇10个村1个社区中就有深度贫困村、一般贫困村9个,未脱贫的就有1042户4503人。省、州、县为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成立郊纳极贫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精心谋划郊纳镇的脱贫攻坚。山高坡陡的郊纳镇也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全镇各村都有古紫茶树,镇党委、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将有发展潜力、能促进农民增收的紫茶作为全镇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来抓。

开发紫茶资源,首先要搞清古茶树现有数量。2017年12月,郊纳镇政府委托贵州大学对古茶树进行普查,贵州大学组建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普查组,在郊纳镇各村两委干部、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护林员的协助下,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镇古茶树资源进行现场勘查、测量记录、拍照取样、标本鉴定、样品分析和内业整理,弄清了古茶树单株、群体的分布地点、经纬度、海拔、规模,以及古茶树树型、叶片、花朵、果实等形态特征。通过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郊纳镇10个村有古茶树86262株,其中300至1000年以上的有1673株,按地径分15公分以上的493株,8公分到14.9公分的1180株,7.9公分以下有8459株。八步、铁炉、鸭龙、冗岩4个村是古茶树的核心区域,古茶树数量占总数的76.5%,300年以上的古茶树99.3%集中在这个片区。

“八步古茶树分布区域环境复杂多样,因茶树异花授粉特性,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丰富的古茶树种质资源,尤其叶部特征变异范围较大,古茶树有重要的保存和学术研究价值,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对古茶区域的民族制茶工艺、饮茶文化加以发掘、整理和包装,不仅能赋予八步古茶新的内涵,对促进紫茶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普查组对八步古茶给予很高的评价。

贵州大学茶学院编写的《望谟县郊纳镇古茶树普查报告》,为古茶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依据,为贫困户持续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郊纳镇党委、政府制定了《郊纳极贫镇“一乡一特”八步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解决了发展1万亩紫茶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2017年8月,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帮助编制了《万亩紫茶产业发展规划》,对郊纳茶产业的推进给予指导。贵州宏升郊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古茶树资源和已建成的紫茶示范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利用古茶树籽、茶树枝条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独特的紫茶种植面积,并参与国家农业部“茶园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样板”的创建,推进紫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茶叶生产是个长期的产业,现在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农民自己种茶暂时没有收入,但由公司和合作社来组织种,效果就不一样。一是公司对流转的荒山、耕地和田土,每亩分别支付100元至500元的租金,每亩平均按300元算,流转出来的1万亩土地,农民1年就得到收入300万元;二是农民在基地种茶苗,务工1天收入不低于100元,种茶期间,公司1个月要发放劳务费150万元;三是紫茶种下后,聘请贫困户管理3年,每亩1年支付700元的管护费,3年后紫茶进入采茶期,公司将茶地返租给群众,群众采茶青卖给公司加工,实现持续增收。同时,我们还采取‘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联结、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压实’的模式和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茶叶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目标。”县委常委、郊纳镇党委书记刘桢介绍。

针对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的迫切需求,郊纳镇党委、政府先后邀请中国农科院浙江茶科所、昆明茶科所、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省农科院茶科所及州茶叶协会的30余名专家到实地进行茶树栽种和育苗技术指导,已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为紫茶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统计,望谟县发展紫茶业以来,从事茶园建设加工营销、品牌打造的王母茶业公司和贵州宏升郊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向农户发放土地流转金、整地育苗移栽和管理劳务费、收购农户采摘茶青费用近2200万元。有了稳定收入的村民们,增强了管好古茶树种好新茶树的积极性,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返回家乡将种玉米、黄豆、旱谷的耕地种上紫茶苗。

“郊纳镇的‘万亩茶园’项目现已建起700亩的紫茶育苗基地,培育茶苗6000万株,1亩地需要种茶苗1800至2000株,我们今年计划保底种植1万亩,力争突破完成1.2万亩,剩余的茶苗提供给其他乡镇种植。” 郊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家均介绍。

望谟县古茶树数量之多,让很多包括望谟县的干部群众都意想不到,加上紫茶标准示范园的建设和这两年来种下的6000亩紫茶,望谟紫茶规模越做越大。有了“八步紫茶”这张原生态名片,县委、县政府结合古茶树的普查结果和紫茶产业发展实际,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申报“中国紫茶之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区域性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紫茶产业,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八步紫茶在推广上看得见成效、亮得出品牌,扶贫上有效果,望谟县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对已建茶园的补苗除草、病虫害防治,茶枝修剪等环节的管理,促进幼龄茶园尽早投产,实现茶园提质增效,同时按照“绿色、生态、健康”的发展理念,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监管,使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达到100%,推进茶产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二是继续以生态茶品牌为主线,邀请省内外茶业专家现场指导,加大茶叶纯度的提炼,实施主推“八步紫茶”公共品牌,支持企业打造自主特色品牌发展计划,展现紫茶叶“无污染、经久耐泡,蜜香醇爽”的品质特征。三是增强茶叶加工能力,计划改造和升级茶叶加工厂1个,建设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茶叶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700吨,形成生产以中高端紫茶为主,其他茶类为辅的产品结构,提高夏、秋茶青资源利用率。四是加大帮助贫困户就业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户到基地管理茶园、采摘茶叶增加收入,鼓励更多有条件的贫困户入股,真正实现“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

“目前,县里编制投资2.8亿元的紫茶育苗和建设精品茶园、生态茶园4万亩的可研报告,已通过新申报审查项目专家组的初审,同意立项上报。全县规划建设的5万亩茶园,其中标准化示范茶园2万亩,生态茶园3万亩。县里已将2019年2万亩的紫茶任务进行了分解,涉及种茶的乡镇(街道) 正在落实土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顺说。

“现在,贵州紫茶公司正协同做好‘八步紫茶’苗种选育工作,淘汰不适宜品种,推广‘高产、高抗性’的独特紫茶优质品种。这个项目在建设中就直接带动400户贫困户脱贫。”望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茶叶生产的干部余大召说。

另外,望谟县依托“紫茶”基地,在郊纳核心区规划建设古茶树公园,沿线配套建紫茶民宿、康养综合体、紫茶观光栈道、紫茶文化体验中心等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的融合发展。

“望谟县荣获‘中国紫茶之乡’的称号,标志着八步紫茶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念好生态经,做强茶产业,跻身全国知名品牌,让‘茶中之王’香飘天下。” 授牌仪式上,望谟县委副书记贺孝斌兴奋地说。

5月16日至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记者看到,在黔西南古茶树茶叶展区,来咨询了解和品尝“八步紫茶”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现场订单购紫茶的就有上海等地的8家客商。

“经国际茶叶博览会平台推介的八步紫茶,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产品销得更快、卖得更好,推动‘茶中之王’香飘天下。”苏腾显认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望谟原生态八步紫茶进入市场的潜力巨大,这是新的机遇,要从高端技术入手,把好产品质量关,增强八步紫茶的竞争力。”周国富对望谟发展紫茶给予鼓励。

“望谟县的‘八步紫茶’是茶中上品,作为茶界中的后起之秀,挖掘潜力和市场前景都十分看好,当地政府着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产业,其思路是清晰的、措施也是有力的。”今年5月下旬,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在贵阳举办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特色产业(茶叶)技术骨干人才省级培训,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刘小华授课时,点评了“望谟紫茶”。

据了解,目前望谟县又积极申报“八步紫茶”地理标识保护、八步茶品质量认证、商标注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一步挖掘紫茶产业文化内涵等方面做足功课,全力打造“中国紫茶之都”,力争将“望谟紫茶”打造成为世界茶叶精品。(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郊纳镇政府提供)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