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在水一方社区:家门口实现就业

2019年06月13日13:59  来源:贵州日报
 

6月6日,兴仁市在水一方社区紫贝壳民族服饰绣坊10余台缝纫机嗡嗡作响,女工们正赶制一批广东客户的服装。

“以前在外面打工,照顾不了家庭,也没有存多少钱。搬过来后在附近的服装厂做工,方便多了,还可以照顾小孩。”从东湖街道办新房子村搬迁到在水一方社区的彭孝英笑着说,如今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早上和下午还可以去附近的学校接送孩子,这日子过得轻松多了。

“绣坊目前有18名工人,最近订单比较多,大伙都在赶工。”绣坊负责人梁汝娟说,公司主要生产民族服饰,产品销往省内、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我们制作的服装民族特色浓郁,很受市场欢迎。”

走进C区另一位搬迁户尤联军的家里,宽敞明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电视、饮水机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2016年动员搬迁时我就搬过来了。”33岁的尤联军说,当时娃娃要读一年级了,正为无法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而苦恼时,刚好赶上国家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于是他家成为在水一方社区第一批居住的搬迁户。

搬到新家后,在相关部门协调下,尤联军自主创业,在小区门口的农贸市场里开设了一家粮油加工店,“主要售卖一些农特产品,生意还不错,一年收入有7万元以上。”尤联军喜笑颜开,“以前在浙江、广东都打过工,钱没挣到还背井离乡,现在每天都可以照顾小孩,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过。”

此外,兴仁市在医疗保障上实施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也让尤联军称赞不已。“今年我、妻子和小孩都先后生病住院,总计产生了1万余元费用,自己才支付了1000余元,大部分都报销了。”尤联军说。

为切实解决好“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兴仁市认真落实省“五个三”后续保障措施和“1+7”后续工作意见,深入推进新市民计划,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就业培训、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大力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推动就业创业方面,根据搬迁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兴仁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2016年以来,在社区开设电工、家政服务、建筑实操、绣娘等培训,累计培训搬迁劳动力1700余人次。通过举办公开招聘会、劳务输出、开辟公益性岗位,扶持创业等方式,成功解决搬迁劳动力4200余人就业。

为更好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在水一方社区还在小区里设立了“金州工匠场”和扶贫车间,引进民族服饰加工、木质工艺品加工、面塑作坊、腾飞电子、伟恒服饰、铭心电子厂等企业入驻社区设立加工点和培训中心,培训搬迁劳动力200余人,1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