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胖子的便利店

2019年06月25日12:57  
 

“青花椒麻,红花椒香,两样搭配起来用味道会更好!”一走进位于义龙新区马别新市民居住区的刘胖子便利店,店主刘禄兵正在热情地给来采购的客人介绍,然后熟练地按比例搭配称好一斤青红花椒,并主动提出给客人把花椒粒打磨成花椒面。

刘禄兵是望谟县新屯街道牛角村人,2016年10月搬到顶效马别新市民居住区。“国家给了那么好的房子,交通方便,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自己应该自力更生才行。”刘禄兵说,他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

自主创业的途径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开便利店呢?记者的疑问勾起了刘禄兵对过去的无奈。

“说起我生长的地方,可以归纳为三个‘不便利’:交通不便利、医疗不便利、教育不便利。”刘禄兵告诉记者,这三个不便利使得封闭落后,百姓穷苦。”

刘禄兵说起自己的一段辛酸经历。8年前的一个深夜,他一岁多的孩子高烧不退,哭闹不止。“家里面没有一颗药,用了很多土方法都没有效果。”刘禄兵说,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又找来村里的土医师,土医师也束手无策,得赶紧送医院。送医院?家里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自己又没有车,这黑灯瞎火的山路要怎么走呢?“给同村的人借摩托车,一连敲开几家人的门,都不愿借车,怕出事。”刘禄兵无奈地说。

看着哭到声音沙哑的孩子,痛心的刘禄兵背起孩子决定走路去医院。“我打着一只电筒就出门,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孩子已没有力气哭了。”刘禄兵说,必须咬着牙坚持走,天蒙蒙亮时有摩托车经过,捎了他一程。到了医院,医生说明明是小毛病怎么拖到现在才来,刘禄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从那以后我决定搬到县城住,不能再让孩子遭罪了。”刘禄兵说,在县城交通、医疗要方便一点,今后孩子上学也方便。搬到县城的刘禄兵没有手艺,只能打些零工,一家五口人就靠刘禄兵一人挣钱,艰难的度日。

2016年10月,刘禄兵一家成为第一批入住马别的新市民,交通、医疗、教育都比在望谟时更加便利了。刘禄兵盘算着,那么多新市民在此安家,吃穿用都得采购,那我何不如开一家便利店,为大家提供方便呢?

随后,刘禄兵拿着政府出面担保的五万元“特惠贷”,在马别社区菜市场开起了便利店。便利店里货物应有尽有,摆放得很有层次,前来选购的客人络绎不绝。刘禄兵说:“当初选择这个铺面的时候我做了仔细观察:这个铺面位于新市民居住区和马别社区中间,可以服务两个地方的人群。”第一次做生意,刘禄兵显得还是很精明。

见记者夸赞他有做生意的头脑,刘禄兵连连摆手说:“开店之初,原本以为良好的区位生意会很好,但很多时候却是半天都不开张。”刘禄兵感到十分困惑。他跑到其他地方去观察,寻找原因。

“原因是我自己不懂得怎么进货和摆货,第一次进货我图方便一次进了很多,把大袋的米、大桶的油整整齐齐地堆在门口。”刘禄兵说,这样做是为了“充门面”,谁知道过往的人群一看到这阵势以为是粮油批发店,就不敢轻易进去了。找到了问题所在,刘禄兵开始改变经营方法。他把粮油撤到后面,把盐、酱油等小东西放在前面,路过的人一看东西很多,自然就愿意多看两眼。“客人一眼扫过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他就会问,只要他开口问我就知道他需要什么了,要是没有,下次去进货就补上。”刘禄兵得意地说。

生意就这样慢慢地捋顺了,快两年的时间,小店已经远近闻名。谈起做生意的心得,刘禄兵颇为感慨地说:“要说心得,就应了自己开小店的初心——给大家带来便利。”便利店的宗旨无非就是要为大家提供便利。“比如米,考虑到客人可能因为手上不方便或拎不动,我就卖小袋的;粉条五斤一把,太多,我就分成小把卖;花椒粒我主动帮忙打成面……”刘禄兵说起他的生意经。

正说着,一位老人进来买了两斤玉米面,记者问他买去做什么用?老人答道:“人老了,早晚就想喝一口玉米稀饭,这玉米面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卖,就这里有,这小伙懂得我们老人的心思,会做生意。”老人的夸奖让刘禄兵很不好意思。

小小店铺,给人们带来了大大的便利。谈到今后的打算,刘禄兵说:“开这个便利店没想过干什么大事,就是想一直为大家提供便利。”(黄崇星)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