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巧用“加减乘除”法 破解工程项目审批难问题

2019年08月20日08:45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巧用“加、减、乘、除”四步工作法,使工程项目审批更加便民化,审批时限力争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

在改革内容上“做加法”。全领域改覆盖除了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工程外的,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改覆盖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全事项改既要覆盖用地预审、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许可事项,又要覆盖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技术审查事项;全监管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全面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分级管理,着力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多元监管体系。

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精简审批环节,全面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审批环节;调优审批时序,将地震安全性评价调整到工程设计前完成,文物保护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规范审批事项,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审批事项和法律依据,形成统一的审批事项名称和申请材料,并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分类审批,按照分类,逐类梳理并编制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办理事项清单和流程。

在协调统一上“做乘法”。在审批阶段上统筹协同,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在“多规合一”上统筹协同,建立业务协同平台,加快实现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人防、消防等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在审图、验收、测绘上统筹协同,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和联合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推行数字化审图,逐步实现施工图审查网上申报、审查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制定联合测绘实施办法、明确联合测绘内容、精度、成果形式等要求。在区域评估上统筹协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全面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制区域综合评估评审,切实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转化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转变为申请前服务。在建设审批管理系统上统筹协同,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以“互联网+”的手段,打破信息孤岛,统筹建设本级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对审批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督办和节点控制。

在破解问题上“做除法”。有效破解堵点问题,全州工程建设项目原法定时限300多天,力争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确保达到100个工作日以内,到2019年底,全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到2020年上半年,建成全州“多规合一”的业务协同平台并实现与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互联互通,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州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有效破解难点问题,整合各部门和各市政公用单位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在全州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线上线下窗口,构建全州“1+9”窗口服务体系。有效破解痛点问题,确保申报材料整合到位,全面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运作模式。(张振博 朱道兴 戴学鸿)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