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绝地重生

冷洞从绝境走向新生

2019年08月20日08:42  
 

盛夏时节的冷洞村,放眼望去,山间梯田层层、水池星罗棋布,石头上爬满金银花、铁皮石斛,农产品加工设备欢快运转,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自来水、水泥路直通农家……山清水秀秧田香,景色很美。

然而,更美的是肩挑背驮“搬”来这座美丽乡村的故事。

顺着冷洞村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碗饭、一口井、一条路、一袋钱、一群人,构成了他们从绝境走向新生,从贫困走向小康的核心要件和鲜活图景。

一碗饭

“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坡石头无粮收;有女不嫁本地郎,小伙外出去上门。”上世纪70年代,在冷洞村流传着这首让人心酸的民谣。

全村没有一片好地,有的一亩地分成千余小块,有的地块就是一个牛脚窝。犁地就像在掌中挑刺,因为牛在地里不能打转,只得使用一种特制的“人拉犁”,锄头也是一种特制的“鸡嘴锄”。

山多、石多、坡多、林少、土少、地少,石漠化极为严重,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据1976年的统计,冷洞耕地亩均产粮193公斤,人均口粮不到100公斤,每年靠吃国家返销粮、救济粮、救济款过日子,温与饱这两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了他们的最高奢望。

每一年都有村民背井离乡,下册亨、跑望谟、过广西、上云南。有人说,要改变冷洞贫困的面貌,除非等到“石头开花马生角”。

“出路在哪里?”冷洞人苦苦思索。

山西大寨改天换地事迹和河北遵化沙石峪农田建设给了冷洞人启示。一个“立足本乡本土,炸石造田,从根本上解决吃粮问题”的想法在干部和群众的脑海里萌生。

冷洞人同大自然的抗争从解决“一碗饭”开始。

“猛攻千年石,细抠万年土”,一场向贫困宣战、向石山要粮的战斗打响了。

全村老少齐上阵,高龄的老人积极要求参加,看牛娃也拿柴疙瘩“嗨着力嗨着力”喊着开山号子,巾帼不让须眉,炸石造地现场一派繁忙……

一个个坚硬的石头、一条条长长石桩被炸开砸碎,铺平夯实,砌成地基,整出平地,钻到几丈深的石缝里,一锄锄、一撮撮地把泥土从石缝中掏出来,在碎石上回填泥土。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冷洞的炸石造地在一亩一亩的延伸。

当年(1976年),该村共炸石造地150亩,新增80亩。一亩的收成比过去三匹石山坡的还多。然而冷洞并不满足于吃饱包谷饭,他们还想吃上大米饭。炸石凿地后,他们又捣鼓“地变田”种水稻的事。

1999年,已经接任村干部的朱昌国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他家修建了全村第一个水窖,容积220立方米,第二年春耕,他家在实施的“地变田”种上水稻,品种是汕优63。割谷子那天,村民纷纷赶来,帮的帮忙,看的看热闹,这一季他家1.1亩水田整整收了20麻袋1600斤谷子,晒干都有1500斤。

石旮旯能种出水稻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全村,甚至乡里。当年的冬闲时节,村民建起了32个水浇池,实施“地变田”286亩。

2001到2011年10年间,全村修建了632个小水池、小水窖,全村实施坡改梯860亩、地改田435亩,增粮15万余斤,实现人均占有粮450多公斤,家家户户不仅吃上了大米饭,还有余粮出售,村民吃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一口井

“冷洞村找到水了!以后吃水不用发愁了”。2013年6月22日晚,村民们激动地奔走相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村终于打出第一口深水井。

作为重度石漠化地区,一直以来,冷洞村饱受吃“望天水”“水窖水”的痛苦,“缺水”成为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里,做梦也想吃井水的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寻找水源,不知花了多少人力,耗费了多少“银子”,踏破了多少双鞋子。然而,要在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冷洞村找到水源,并非易事。

来自山东、浙江、福建等省的10余支打井队伍,都以失败告终。困难并没有击退拥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精气神的冷洞人。

在历经15次打井失败后,村两委”干部仍然带着村民执着地寻找水源。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位于冷洞村与干嘎村交界处的洞穴里可能有水源,但里面从来没有人敢进去过,估计很危险。

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哪怕历尽艰难险阻。村干部带领群众,将绳子系在腰上,深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里,打着电筒沿着陡峭的岩壁寻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距离洞口764米的地方,他们找到梦寐以求的水源。

水源找到了,如何定点打井,如何将设备运送到半山腰上的作业点又成了新的“拦路虎”。他们找来打井队,采用“罗盘定位和皮尺量距离”等方法,方才将打井的位置定到了半山腰上。

村民们凿悬崖背石头,现铺出一条路,并把打井设备一件件扛到打井点。打井队经过10多天的连续奋战,穿过厚厚的岩层,打下276米深时,一股井水喷涌而出。

每小时可抽水80吨。不仅让冷洞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而且还可以辐射到附近的几个缺水村庄。

有了水,过去冷洞人不敢想的,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条路

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山高水远石头多,崎岖山路,羊肠小道,阻隔了山里山外。

1999年3月的一天,冷洞村年过七旬的老人范贡香到山下用土坛子背水,山路太陡,半路歇气时没有撑起来,一跤摔下去,坛子烂了、水没有了不说,头还摔了一条大口子。

2000年7月,冷洞村村民李天亮要卖一头180多公斤的肥猪,讲定价格为1200元。老李请来8位壮汉,抬着肥猪翻越好几座山赶到大路边,肥猪一路颠簸难免受到损伤,最终猪贩只给了400元。两年辛劳白费了,一家人只有抱头痛哭。

交通滞后带给山区的艰难和苦楚是那样的真实和醒目。

直到2001年前,冷洞村仍有3个自然村寨不通车,462人行路困难。

要致富先修路。在修水窖、水池、地变田的同时。冷洞村两委下决心,修路一刻也不能再耽误了。村支书、主任找到乡里请求支持,乡里叫先垫资干着。村支书朱昌国拿出5000块钱,组织了6台凿岩机,购买火工物资,带领群众在烂滩组、烘纳组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5000元也仅仅是杯水车薪,支撑不了几天。朱昌国又把自家的5头肥猪卖了,得了4140元,留了140元作家用,其余全部垫在了修路上。

修路缺钱,村主任李发国也拿出了5000元现金,二话不说先垫付给修路工程,这一兜子钱是全家人好多年积蓄。

修路占地,有一段要借道相邻乡镇的土地。村委会委员程昌贵为了做好协调工作,先后上上下下跑了6趟,走了数十公里,终于征得对方的同意。

修路现场,青壮年、老人、妇女、娃娃都上工,蜿蜒的公路洒满了每个人的汗水。年近八旬的张正银老人说:“自己要走的路,怎能自己不动手!”

“那段日子真难啊,老百姓不缺劳动力,不缺干劲,缺的就是钱。该筹的筹了,该借的借了,实在没有办法,村组干部就担保去信用社贷款……”谈起修路的往事,村里的干部十分感慨。

2001年以来,冷洞村修建通组路6条20多公里,连接着村里的每一个小组,偏远的山村离山外的世界也更近了。2005年,在兴义市率先实现组组通公路,随后,该村又对通组路进行硬化,并率先在兴义建成通组硬化路。

一袋钱

“不种粮食不得了,全种粮食富不了。”这句出自冷洞村“当家人”的话语虽然朴实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这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哲学。

有水喝,有粮吃,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全村致富才是最终目标。

一碗泥巴一碗饭。如何在满坡满岭的石旮旯找到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产业呢?2001年,冷洞村从金银花上找到突破口。

金银花具有耐干旱、耐贫瘠和水土保持的能力,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村支书朱昌国儿时就上山采过金银花,卖了交学费。“金银花价格高,市场广阔,还可以治理石漠化,是最适合我们的经济作物。”朱昌国对村委班子说。

瞄准目标,说干就干。2001年,朱昌国先用自家的一田两分地搞起“试验田”,从外面整来4000多株金银花搞起了扦插。到了8月份,金银花的根系长了出来,他开始移栽,继续观察,长势还不错。第一批金银花开花,他家种植的金银花就卖了好几千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年,冷洞村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就达800多亩,产量突破5万公斤,如今全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金银花专业村。

村里还组建了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筹款40多万元建起金银花加工厂,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合作社按照保底价格收购金银花,并将销售利润的60%返还给社员。村民们种植金银花的干劲更足了。

2009年秋天延续至2010年夏季,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席卷祖国的大西南。冷洞村也没能幸免于难。在2200多亩金银花面临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冷洞人急中生智,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饮料瓶为30万株金银花搞起了“滴灌”,满山的金银花起死回生,冷洞人保住了自己的钱袋子、命根子。时任总理温家宝视察冷洞旱情时深受感动,称之为“被大旱逼出的智慧”。

2011年至2017年,受到国家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的影响,曾经深受市场青睐的金银花遭遇销售的壁垒,金银花价格从每斤30元至40元跌至几元,作为金银花专业村,冷洞村再次经受严峻考验。

放弃还是坚持?冷洞人不相信一直种植的金银花怎么就变成了山银花,怎么就入不了药典,进不了市场。虽然市场急剧萎缩,但冷洞人还是不忍心放弃辛辛苦苦盘出来的产业。他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终于在经历了8年的市场“寒冬”之后,南方金银花重新得到认可,冷洞金银花也在此大背景下重获生机,2018年,冷洞的金银花价格再次回归35元一斤,全村一年产值达到700多万元。

一群人

从冷洞村的嬗变,我们不难看出,始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惜流血流汗,为冷洞人开拓生存发展之路,他们冲锋在前,战天斗地,百折不挠,是冷洞实现“化茧成蝶”的灵魂所在。

“骨头比石头还硬”的刁大富面对冷洞的“穷山恶水”说:“咱们要活命,只能走‘炸石造地’的路子,把满地的石头炸掉,把土背来造地。”他带领群众凭着骨子里挑战命运的那股勇气,扛起铁锤钢钎,用硝烟硫磺煤油炒制土炸药,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20多载坚持不懈,让冷洞人告别吃“救济粮”的历史,让饿肚子的记忆越来越远。

千锤姑娘杨友翠在农业学大寨期间,带领100余人组成的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大战“三改地”。当年二十岁左右的杨友翠,不仅能一气抡起八镑锤在大石头上打出三尺深的炮眼,而且有些男同志都抬不动的石头,她能抬。更令人佩服的是,她还敢点炸药。她带领的专业队常常提前和超额完成公社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冷洞炸石造地伟大实践中,被树为则戎的八大英雄之一和模范班长。

朱昌国学过木匠、泥水匠,能看图纸,会管理。有广西老板抛出年薪10万元的“橄榄枝”,请他去做管理,对外界的诱惑,他曾经有些许动摇,可最终选择了坚守。1996年,任村统计员,2001年任村支书,上任以来,他带领村民继续“炸石造地”“地改田”,带领村民夯实交通、水利设施,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奔赴小康路。2009年秋天至2010年夏天,在冷洞村金银花产业遭受旱灾、濒临死亡之际,他发明“滴灌”保苗法,带领群众积极抗旱、科学抗旱,保住了冷洞人的“摇钱树”。

时代造英雄。在冷洞的创业发展史上,涌现的人物数以百计。在他们当中,还有“当代愚公”程远刚、“巾帼英雄”邓海琼、付汝琴,“虎胆英雄”付汝发等等。

烈火烁真金,沧海见英雄。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浇筑了冷洞的昨天、今天和未来的路,他们塑起了大山的脊梁。(陈亚琼 王尚封)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