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医者 为民治贫

—— 记兴义市清水河镇补打村支部书记王金虎

2019年08月21日08:44  
 

王金虎,现任清水河镇补打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起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11年当选为补打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医疗战线上治病救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赤脚奔走 为民把脉

王金虎中专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村当起赤脚医生,一干就是18年,他的足迹遍布了补打村14个寨子26个村民组900余户百姓家中,大家称他为“王医师”。

行医的18年里,有一件事情始终让王金虎记忆犹新。在2006年9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王金虎接到电话,村里梅家大地寨子的杨应强摔伤严重。随即,他拿上药箱和手电筒,出门了。当王金虎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杨应强家后,发现杨兄弟手脚都摔伤骨折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手上的伤口竟有20厘米长,而且左脚脚踝骨折肿胀明显。顾不得脸上、身上的泥水,王金虎立即帮患者处理好伤口。当杨应强的妻子烧水给王金虎洗脸时,王金虎已经离开了。

回到家,王金虎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他想,如果全村的路网修通、硬化,那么通往各寨、组的时间将会极大缩短,乡亲们的大病小病就能及时得到治疗。于是,修路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

对症下药 修路致富

“既要当好百姓的医生,也要当好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这件事一直压在王金虎的心里。尤其是修路,是他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虽然多次与村两委沟通,在党员大会时,也一次次地表达了想要修路的迫切愿望和线路规划,但这些想法都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难,太难了!地势崎岖,还要占很多群众的土地,怎么协调?”

村民们都不赞同,甚至连村党支部的支委成员都在打退堂鼓,因为集体经济太薄弱了,筹集资金太困难。但王金虎始终坚信,只要为大伙儿好的事,一定能干成。于是,他成了行走的医者和修路宣传员。

2011年,王金虎当选为补打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他更加积极与镇领导沟通,争取项目资金。积极与群众商讨,争取大家投工投劳贡献土地支持公益路网建设。

终于,在王金虎的不懈努力下,补打村第一条通村公路牛坪至补打至五股梁子1.79公里公路得到了硬化,看到沿路村民得到了实惠,全村村民修路的积极性高涨。

2014年至2018年,先后修建了竹林至田坝3.14公里、洛者至上新寨3.25公里公路,箐边至梅家大地至五股梁子0.7公里公路;孔雀田、梅家沟、田坝、补打厂、白石岩等寨内串户路建设硬化18公里左右,80%的自然寨安装路灯,还建设了两个文化广场。

产业支撑 播惠于民

路修好了,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了。但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常年的产业发展模式,让1500余名群众仍然生活贫困,补打村仍是全镇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于是,帮助群众如何富起来成了王金虎的心头病。

王金虎和村两委干部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了清源茶叶有限公司,同时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了清水河镇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100余户群众用土地作为股份同清源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参与年底分红,还可以到茶场务工,获得务工收入,既解决了群众的就近务工问题,还解决了群众增收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大家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对产业规划有了更大胆的认识和尝试。于是,王金虎为产业发展又忙了起来,做规划、跑项目、要资金。

2018年,兴义市下达的贫困户项目发展资金150万元,贫困户放心地交到村党支部,由村党支部统筹发展产业,带领他们增收致富。王金虎带领村两委、群众代表到广州考察瓢鸡养殖项目,利用补打村森林覆盖面积广优势,大力发展原生态林下养鸡项目,以合作社为平台,产业扶贫为运作机制,188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林地入股,共享产业红利。合作社在补打村黑脸地的杉木林场圈定200余亩的林地,投放矮脚鸡、瓢鸡、贵妃鸡等多品种8000余只,主打“跑山鸡”“土鸡蛋”进行销售。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出栏土鸡一千羽,产蛋50000余枚,实现年产值30余万元。此外,养殖场还解决了10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稳定脱贫。

林下养鸡项目正常实施后,王金虎联系引进东北养羊大户带领群众养羊。现补打村有养鸡场1个,年出栏量6000羽,年产值50余万元;养羊场1个,年出栏量15000只,产值200余万元;茶叶基地2000余亩,产值100余万元。

在王金虎的带领下,如今的补打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群众生活幸福。2018年12月,1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出列。(黔西南州委党建办)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