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纳闇村 ——

合作社助推群众脱贫增收

2019年11月28日08:45  来源:贵州日报
 

“有28斤,你看对不对?”

“对对,100块1斤吧?”

“100块一斤,这是2800,付钱给你。”

初冬,走进连环乡纳闇村内,纳闇村村主任石胜荣正提着秤,向蜂农张忠国收购新产出的蜂蜜,称重、付钱、两欢喜。

2016年开始养蜂的张忠国,通过养蜂,现在每年有了近万元的收入。

“我们村里的纳闇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以来都围绕脱贫在开展工作,推进村里贫困户的养蜂产业。”说起养蜂产业的发展,石胜荣都成了村里的养蜂专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贞丰县纳闇村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同时,发挥合作社平台优势,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相关的技术跟踪并保底回收蜂农的原蜜,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和统一销售,把老百姓的蜂蜜外销,解决市场销路难题,真正让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过上“甜蜜”日子。

纳闇村是贵州省深度贫困村之一,辖有7村民组,总人口423户2118人。2018年,贫困发生率降到2.08%。除了养蜂产蜜发展“甜蜜”事业,合作社对能够带动村民增收的产业都很“上心”,纳闇村通过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和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主要发展砂仁、李子、板栗等产业。

其中林草结合、李子砂仁套种2200亩,板栗2500亩,养蜂600箱;同时因户施策,鼓励贫困户发展生猪、肥牛、养蜂、养鸡、砂仁、生姜、板栗,并给予种养殖补助支持,确保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户户有发展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

在连环乡纳闇村罗料弯组,在合作社的鼓励和支持下,贫困户张圆军、张圆凤就是受益者。

张圆军、张圆凤兄弟率先做出了示范,发展了2.5亩大球盖菇,近期种下的大球盖菇开始出菇了。

“这个大头盖菇,是省公安厅给我们找来的项目,菌种来源于广州科博农业研究院贵州分院,在林下荒地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国庆节才种的1400棒菌种,50来天900棒就出菇了。现在一天可以摘三十多斤,过几天就可以摘到五六十斤了,可能采到冬月就结束。我们准备再把这个草草翻了,继续种或者增加点其他品种,还是很有信心的。”张圆军说。

张圆军妻子周婷兰负责把菇拿到市场上销售,出菇让她又喜又忧:“在森林里种的,从来没打农药,就是放点这些杂草。每天出菇几十斤,市场均价8元,这个菌吃起细致、口感好,现在最担心的是因为老百姓不知道这个新品种菌,怕不好卖。”

周婷兰的担心,其实早在合作社的预料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合作社也有着应对办法。

“品种新颖,百姓知晓度不高,销售有担心,我们来帮忙。一方面我们动员身边的干部,来品尝,来消费,通过我们干部带头来带动消费;另一方面积极的对接农贸市场、用料比较多的餐饮服务行业,牵线搭桥,把老百姓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出去。下一步,我们准备进行规模化经营,引进电商平台,来销售我们农特产品,同时引进企业来搞深加工,让我们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纳闇村第一书记罗化益说。

如今,张圆军、张圆凤兄弟抱团发展,生姜和食用菌种植两不误。这几天,两兄弟分工协作,张圆军负责食用菌的管理采收,弟弟张圆凤则忙着采摘生姜。

“因为忙食用菌管理,今年生姜的产量低了点,价格却高了不少,不担心销售。去年合作社为了不让农户吃亏,以9毛每斤的价格收了去。今年我们姜栽了4亩,可以收到1万多斤,有合作社帮忙收购,一斤高了几毛钱。”张圆凤说。

“围绕板栗,生姜这些产业,在老百姓求市场销路的时候,我们合作社积极对接外面的市场,保证老百姓的收益,收购老百姓的农特产品,然后再进行销售,针对就业,组织群众在就近务工同时积极的做好就业培训,今年培训了约240人次。”石胜荣说。

据介绍,纳闇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征求群众意见,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两业推动一长两短等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目前,纳闇村已高质量脱贫了129户570人。(黄飞鸿 许振盘 石 文)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