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留印,步步有痕,走好‘九步’、成就‘十全’,是對屯腳供電所‘腳印文化’的高度概括”屯腳供電所所長婁瑩說,“腳印文化”形象體現了安全生產、搶報修、抄錄收、用電服務、安全宣傳以及工余生活。
屯腳供電所員工11人,承擔著14個行政村、255個村民組、10125戶用電客戶的供電服務。轄區內共4條10千伏線路、總長136.547千米,台變總數229台。並有屯坪專線向三家煤礦大用戶供電。
走穩“九步” 成就“十全”
2013年,屯腳供電所開始以創建南網公司省級示范性供電所為目標,打造“八型八進”供電所。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數字化供電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屯腳供電所的“腳印文化”逐步成熟,工作走穩“九步”、成就所務‘十全'逐步固化”。婁瑩介紹,工作走穩‘九步’就是:第一步,“一體化"管理,將“綜合、安全、營銷、文化、廉潔、信息、技術”八型一體化,打造標杆供電所。第二步,“兩個創建”理念,以“創建廉潔高效、為民服務示范供電所”為引領,不多拿百姓一分錢,不多拖百姓一秒鐘。第三步,服務“三走進”,走進農村、走進企業、走進貧困戶,將溫暖和光明帶進千家萬戶。第四步,幸福團隊“四顆心”,努力讓員工舒心、讓工作齊心、讓苗民稱心、讓政府放心。第五步,“五H”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管理規范化、規范標准化、標准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管理流程,實現無紙化辦公。第六步,“六S”環境理念,注重辦公環境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培養員工嚴謹高效的工作生活作風,實現“六個一”,即:“一心求安”,牢記安全理念﹔“一脈相承”,學習安全禁令﹔“一諾千金”,作出安全承諾﹔“一家溫情”,收集親人合影﹔“一言暖心”,書寫安全寄語﹔“一封家書”,展示家書溫情,從而做到讓全所員工時時心中有禁令,時時心中有親人,工作時不輕怠,走好工序的每一步。第七步,工前“七個想”:一想安全禁令,二想安全用品,三想安全風險,四想安全確認,五想安全技能,六想安全環境,七想安全措施,做到工前萬無一失。第八步,施工作業“八步干”,從接受指令到現場分析,從停電聯絡到工前驗電,從挂接地線到開始作業,拆除接地線后作班后總結,施工過程形成圖文,告誡員工每一步。第九步,“九品筑廉”,用“廉潔、廉正、廉恪”構建組織體系,用“廉察、廉慎、廉勤”構建制度體系,用“廉儉、廉忠、廉孝”構建行為體系,讓員工從日常工作、行為理念到思想作風全面走向規范和諧。
“走穩九步,成就十全。踏石留印,步步有痕.屯腳供電所以腳踏實地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往前邁進,用管理鑄就理念,用理念落實服務,在服務中實現價值,在價值裡尋求幸福,從工作流程、工作環境的舒展,到工作思路、工作步驟的安全,最終實現組織、制度、行為的廉潔和諧化,九步“腳印”貫穿工作的始終,遍布苗鄉屯腳的每一個角落。”貴州電網公司專家對屯腳供電所“腳印文化”高度點贊。
在日常工作中,婁瑩所長經常提醒全所員工“腳印文化”,以安全為首,緊跟安全禁令,不出安全紅線,步步工作踏得有理有據,方能矯健給力﹔以業務為本,依托現代信息化,細微之處皆有記錄,實現閉環管理,方能逐步提升﹔以服務走心,工作中不含私心,經常深入客戶,方能實現雙贏。
左腳踏實安全 矯健給力
“左腳踏實安全,矯健給力”,這是屯腳供電所“腳印文化”文化的又一提練,全所員工倡導“六S”環境理念,腳踏“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的辦公環境。具體體現在辦公環境物件擺放定置有序,職工休息室的衛生保持得干淨整潔,值班室落實專人負責接聽客戶意見,業擴物資室、安全工器具室、急救包室物品的領用記錄筆筆在案,工器具的擺放定置有序等。降低辦公環境的風險,保障一個安全放心的工作環境。
“工作安不安全?邁步之前想一想”。每一次的工前會議,工作負責人都會條理化地和工作人員對接下來的施工過程進行安全分析:一想安全禁令,二想安全用品,三想安全風險,四想安全確認,五想安全技能,六想安全環境,七想安全措施。任何一項如有問題,都會進行整改,直至全部無誤,確保踏入安全環境、施工過程萬無一失。 施工作業“按步干”,每一步不偏不倚。施工作業從接受指令到現場分析,從停電聯絡到工前驗電,從挂接地線到開始作業,從拆除接地線到班后總結,施工過程形成圖文,規范地告誡員工每一步該怎樣做、怎樣走,安全向前、矯健給力。
右腳留印業務 穩步提升
實施“一線一冊”管理,一杆一塔皆留印。根據興仁供電局配網信息化系統建設思路,全所員工走遍了轄區內的所有杆塔並完成了全線路的信息採集,將轄區內4條10kV線路的主線及400V支線全部納入"一線一冊"系統化管理中。通過營配集成系統,實現把線路上的每一基杆塔、杆塔之間的檔距、杆塔上金具的實際情況在系統上進行參照對應。
“五H”信息化建設,提升工作效率。著力打造“管理規范化、規范標准化、標准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實現無紙化辦公。在"一線一冊"系統管理的支持下,現場施工作業的表單已經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納歸系統化,優化了搶修施工作業的流程,杜絕了紙質化數量過多時間過長帶來的資料遺失問題,讓施工過程的每一步"無紙化"閉環,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雙向思維 實現雙贏
“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裝表裝得快不快,電費收得准不准,抄表、服務到不到位的問題”。婁瑩說,全所員工心裡裝著百姓,充分做到“裝表不晚到一分,接電不拖沓一秒”,用心完成報裝、抄表、收費、催費等流程﹔站在用戶的角度,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充分做到不延時裝表、不估抄漏抄、不多收錯收,以心換心,實現雙贏,展現了南網人的風採。
“供電所的同志檢查了我家的出線,破損的地方都給換上了新的,甚至還和我們到田頭去看農機運行的情況,真是巴實!”65歲的村民岑育學提到供電所的服務稱贊不絕。
屯腳供電所服務“三走進”,走進了用戶的心。“走進農村”,開通綠色通道或採取日間抄表、夜晚裝表等方式,確保在不影響生產生活的前提下完成安裝作業﹔“走進企業”,在每年的用電負荷高峰期到來前,走進轄區內的煤礦、薏仁米加工廠等大用戶,清理用電通道,檢查配變運行情況,助其安全度過高峰期﹔"走進貧困戶",逢年過節關愛村裡的特困戶,為他們送去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義務為其排除家庭用電安全隱患,以真誠的服務真真正正走進客戶心坎。
“腳印文化”見成效
“踏石留印,步步有痕”理念在全所員工心中根植和轉化、落地。屯腳供電所先后榮獲貴州電網公司“班組文化示范點”、興義供電局“安全生產先進集體”、“供電所營業規范化服務達標窗口”及“工人先鋒號”等稱號。2014年,屯腳供電所供電量同比增長10.82%﹔售電量同比增長15.11%,線損率5.84%、同比下降4.26個百分點,電費回收率100%,客戶零投訴。
屯腳供電所員工以腳印文化為先導,以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南網精神,“腳印文化”正在開花結果。(王方春 蔡家友 盧青山 王芃)
上一頁 | 下一頁 |